社科院發布《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指數報告(2021)》 建言區域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吳靜盧志坤北京報道
2023年4月1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辦的《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指數報告(2021)》發布會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區域協調發展與共同富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據了解,《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指數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是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的有關要求,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研究員組織完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國家智庫報告。
參會專家集體合影受訪者供圖
該份報告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聚焦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區域協調發展與共同富裕問題,深入討論了中國式現代化、共同富裕與區域協調發展的關系。
研究結果表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積累了許多寶貴的實踐經驗。2012~2021年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指數呈現持續上升的勢頭,“十四五”開局勢頭較好?;竟卜站然?、基礎設施通達程度和綠色低碳協同發展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主要力量,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和地區比較優勢發揮也出現積極變化。
同時,研究結果也發現,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各地區基本公共服務質量有待于提升,推動綠色低碳協同發展體制機制還需加強。
當前,我國已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協調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要在2035年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必須以協調發展理念為指導,積極推進區域、城鄉、產業和企業的協調平衡發展。
而解決好區域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是實現各地區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研究組在調研中發現,浙江的實踐具有示范意義,《報告》據此指出,現階段以省域為空間單元、深入探索共同富裕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是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重點任務;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既要增強區域高質量發展動力,又要著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為此,《報告》建議,加強區域戰略統籌,優化要素、產業布局與國土空間開發秩序,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深化生態環境治理探索,針對特殊類型地區實施更加精準有效的政策,持續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加快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以高水平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對于此份《報告》的發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總編輯魏長寶認為其重大的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域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強調要把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作為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梢哉f區域協調發展是關系國家發展大計和社會穩定十分重要的課題。
黃群慧表示,今年出版的這份《報告》是在一個新的背景——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下來展開研究的。該份《報告》構建的區域協調發展指數有20個指標,強調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通過計算連續的區域協調發展指數,體現共同富裕,也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秷蟾妗窂娬{在區域協調發展中,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
與會專家指出,本《報告》構建的區域協調發展指標和衡量框架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與中國式現代化、共同富裕緊密結合,納入了低碳發展、綠色發展、數字經濟等內容,《報告》的時代性很明顯。同時這20個指標和本《報告》所表達的內涵比較貼切,也關注了現階段的突出問題,比如南北差距問題、人口流動的問題、城市群都市圈問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編輯:王金龍 校對:陳麗)
- 除《中國經營報》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中國經營網立場。
- 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經營網” 或 “來源:中國經營報-中國經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經營網(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15210887578 郵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