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內三次下調 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下調至15%

本報記者 吳婧 上海報道
券商再迎定向“降準”。
2023年4月7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結算”)擬正式啟動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差異化調降工作。
在2022年4月已將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自18%調降至16%的基礎上,此次中國結算引入差異化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機制,將實現股票類業務最低備付繳納比例由16%平均降至15%左右。
一位券商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證券公司經紀、自營及資管業務與股市及債市環境高度相關,仍需關注權益市場下跌、政策推進力度不及預期等風險導致的市場波動。
差異化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
結算備付金指結算參與人在其資金交收賬戶內存放的完成證券交易及非交易結算的資金。東北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鄭君怡認為,其設立旨在防范和化解證券結算風險,確保當日交易能及時完成清算結算,該項金額由結算備付金限額和超過結算備付金限額的資金組成。
根據中國結算2022年5月發布的《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結算備付金管理辦法(2022年5月修訂版)》(以下簡稱“《管理辦法》”),中國結算會根據A股結算參與人上月各證券品種日均買入金額和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計算該參與人結算備付金的最低備付限額。
中國結算相關負責人透露,本次調整具體為根據結算參與人的資金收付時點設定不同的繳納比例,其中結算參與人可自即日起,就托管業務向中國結算自主申報選擇適用差異化或固定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計收方式。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夏羋卬認為,本次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調整并不依據各券商評級結果或資質水平等因素,而是按照結算時間節點而采用差異化比例。結算時間節點分別為9點與11點,比例為18%、16%、14%,并根據結算時間計算最終結算備付金比例。
在平安證券金融與金融科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維逸看來,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的再次下調,一方面是我國DVP改革的再進一步,顯示出我國證券市場發展日漸成熟、結算風險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將釋放券商備付金、減少資金占用,提高券商及其他參與人的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金成本,一定程度上或將改善券商的杠桿水平與凈資產收益率(ROE)。
- 除《中國經營報》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中國經營網立場。
- 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經營網” 或 “來源:中國經營報-中國經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經營網(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15210887578 郵箱:banquan@cbnet.com.cn